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
| 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
| 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
(2015年上海卷历史1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阐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则的政治纲领是( )
| A.《权利法案》 | B.《王位继承法》 |
| C.《独立宣言》 | D.《人权宣言》 |
(2015年广东卷文综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一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 B.《权利法案》 |
| C.1787年美国宪法 | D.《人权宣言》 |
(2015年安徽卷文综21)“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 | B.《人权宣言》引发社会大革命 |
| 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 | 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 |
(2015年上海卷历史18)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推行新政,新政的首要举措是()
| A.展开“修约运动” | B.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
| C.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 D.推行教育改革 |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 |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
| B. |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
| C. |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
| D. |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