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
1912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的演说中指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 B.平均地权,土地国有 |
C.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 D.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 |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B.近代西方文化影响 |
C.“师夷长技”的思想 |
D.兴民权、倡新学、救亡图存思想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