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译音,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HIV(病毒)引起的。该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侵染人体的HIV,其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主要在(  )

A.HIV的核糖体 B.人体T细胞的核糖体
C.人体红细胞的核糖体 D.人体内细菌的细胞质基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目要相等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应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C.利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D.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结构

以下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化后的不同细胞内mRNA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
B.动物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C.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降低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过程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D.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

为研究CO2浓度对针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400和700 μmol·mol-1的气室内,利用仪器测定了各树种的相关数值(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辐射强度,光饱和点表示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光照辐射强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相关数值
CO2浓度
树种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光补偿点(μmol·m-2·s-1)
光饱和点
(μmol·m-2·s-1)
400
700
400
700
400
700
红松
1.65
4.54
261
95
957
1350
红皮云杉
1.92
5.63
200
135
850
1300
长白落叶松
5.7
6.87
125
120
1150
1500

A.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
B.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强的光照下达到光饱和点
C.从光饱和点的变化推测,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D.在700 μmol·mol-1的CO2浓度下,长白落叶松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最强

若要用右图实验装置来测定一定温度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的影响),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强度
B.该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乳酸菌无氧呼吸的强度
C.该装置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强度
D.该装置烧杯中盛放NaHCO3溶液,可用于测定一定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