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含量明显降低的激素             ,该过程
属于            调节。
(2)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图中            和     来实现。(用序号作答)
(3)饭后3—4小时,极体通过     分解和     转化过程使血糖含量仍保持相对稳定。
(4)当某种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中能特异性识别它的细胞有          
(5)机体稳态的维持是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6)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7)a细胞对③过程的作用是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8)若X是甲型H1N1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            (填字母)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围绕渗透作用所作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同学甲设计了一套渗透装置,如右图。刚开始时,两液面高度相同。a、b是液面停止变化时,两液面高度。
实验二:同学乙设计了三套实验装置,如下图。三个长颈漏斗口用相同的半透膜密封,内装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且实验开始时蔗糖溶液的液面高度与水槽内清水高度一致,其他参数见下表。


装置编号



漏斗口的面积
M
M/2
M
蔗糖溶液浓度
N
N
2N



(1)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作为渗透作用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缺少 __________,同学甲每次等液面停在变化时,记录a与b液面的高度差,然后向玻璃管中滴加清水至内外液面齐平,请在坐标系中画出a与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滴加清水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图。
(2)同学丙所作的实验,假设漏斗的颈足够长,当水槽内液面高度停止变化时,三组漏斗液面高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刚开始时,漏斗内液面上升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和不同点体现了细胞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
(2)图中________细胞适合用于观察线粒体,另一个细胞不适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甲细胞不可能处于该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甲细胞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所用的3种主要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

现代生物学认为细胞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有人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图中的a、b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
(2)乙图中的A、B、C曲线代表各细胞结构膜面积的变化,C所指代的膜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类(%)(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依据上表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异同点是:
(4)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依据上图指出A、B、C所表示的被动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组成细胞内几种重要有机物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a、b、d表示小分子物质,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D是__________,合成部位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
(2)B与C的不同主要是B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为,②为____________。
(4)若B分子是由m个b分子组成,b的平均分子量为n,则B的相对分子量为_________。

肉毒类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神经麻痹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反应颜色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