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有机物中加入酶后,置于0℃~80℃环境中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据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0℃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为( )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分析以下实例,正确的是()
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臂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某繁殖所需空间
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 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