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时大家尽量穿新运动鞋,小明猜想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只是新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是旧鞋,鞋底花纹磨损较大)。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测出新旧鞋的重力如表一。按照如图13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方向拉着鞋子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中。
表一 |
|||
序号 |
种类 |
重力/N |
拉力/N |
1 |
新鞋 |
5.7 |
2.3 |
2 |
旧鞋 |
5.4 |
1.7 |
(2)将新鞋子换成旧鞋子在同一个桌面上重新实验,测出了重力和拉力填在表一中。由此得出结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小红认为他的做法不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 __ 。
(3)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小明采纳了小红的意见,将两种鞋子插在对方中进行实验,得出的数据如表二:
表二 |
|||
序号 |
种类 |
重力/N |
拉力/N |
3 |
旧鞋插在新鞋中 |
11.1 |
4.5 |
4 |
新鞋插在旧鞋中 |
11.1 |
3.5 |
对比序号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
对比序号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 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滑到坡底 处的时间 ;再次将小车从 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滑到中点 处的时间 。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处静止释放,并在 处开始计时,在 处停止计时。(选填: 、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 。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
如图所示为玩具小风扇里的小直流电动机。
(1)小明同学将电池接到该直流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转动起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小明将电池反向接到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 (选填:原方向旋转、不转动、反向旋转)。
(2)学习了电磁感应知识后,小明同学想到:“直流电动机线圈转动时也切割了磁感线,那么线圈中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于是小明将一个小灯泡连在直流电动机两端,用手搓动转轴,发现小灯并未发光。小红同学认为,这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你是否同意小红的看法: ;若小明要继续研究,应该使用什么仪器比较妥当: 。
某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做了以下不同的实验:
(1)第一小组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实物电略连接如图所示。
①开关闭合后,会发现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的指针反偏;
②将错误连接改正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发现灯泡不亮,你认为其原因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③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灯泡强烈发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
(2)第二小组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采用如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为 , 。
①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将电流表改接到灯泡所在的支路,与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
③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如图所示,有一柱状的薄透明玻璃容器(在它的外面有表示高度的刻度纸)和一底面积是 ,高 并刻有高度的圆柱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用细线系着)。某实验小组利用这两个器材探究:当物体浸入柱状容器的水中时,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们先往容器中加水至 刻度处(图中己标出),再用细线吊圆柱体,让圆柱体浸入列水中的深度 先后是: , , 、 ,读出容器底到水面对应增加深度△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浮力 和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结果如下表:
|
0.4 |
0.8 |
1.2 |
1.6 |
△ |
100 |
200 |
300 |
400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圆柱体浸入柱状容器的水中时,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成 ,如果物体浸没后继续增大它在水中的深度, 和△ 都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
(2)同学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了这种关系的成因:当物体浸入水中时,水对物体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于 物体对水也会施加大小相等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大小为 (柱状容器底面积为 ,那么△ (用所给物理量字母表示);
(3)根据本次实验数据,计算出容器底面积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所对的刻度是 。
如图,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选填“相同”或“不同” ,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 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