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信息与信息传播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子的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5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N B.5N C.ON D.10N或0

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B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金属块B的重力 B.绳子A对弹簧的拉力
C.金属块对绳子A的拉力 D.弹簧对金属块B的拉力

分别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
B.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
C.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
D.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a

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10cm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实像
C.正立、放大、实像 D.倒立、缩小、实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