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绿色的柠檬放在煤油炉加温的帐篷里,可使其快速成熟(这在吲哚乙酸促进生长作用被搞清之前10年发现),人们认为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是催熟的条件,可当把煤油炉换成暖气设备,却没有收到预计的催熟效果,从而人们断定催熟因素是未完全燃烧的煤油气体中的一种成分。
(1)试判断这种成分为_________(有机物),是植物激素中最简单的一种。
(2)这种有机物的聚合物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物,其合成方程式是什么?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F、G均是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A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B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 C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D 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E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F和G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F比G小2。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C与氢元素可分别形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阴离子和阳离子,阳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E2的形成过程
(3)F与BD易形成配合物F(BD)5,在F(BD)5中F的化合价为_______;与BD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为   
(4)E有多种含氧酸根①EO-②EO2-③EO3-④EO4-,其中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型的是。(填序号)
(5)B、C、D、E原子两两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有多种,请列举一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_________(写分子式)
(6) 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GD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 晶胞边长为428 pm。
晶胞中两个G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m(精确至0.01)。由于晶体缺陷,晶体的化学式为 G0.88D,若晶体中的G分别为G2、G3,此晶体中G2与G3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

某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烃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A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烃B、烃C。B、C的核磁共振谱显示都只有一种氢,B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有两种。以C为原料通过下列方案可以制备具有光谱高效食品防腐作用的有机物M,M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⑴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B的结构简式为,B与等物质的量Br2作用时可能有种产物。
⑵C→D的反应类型为,M的分子式为
⑶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⑷G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写出由G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⑸M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四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③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 ④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
(提示: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OH的结构不稳定)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
电解法,反应为2Cu + H2O Cu2O + H2↑。
方法Ⅲ
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
(2)已知:2Cu(s)+1/2O2(g)=Cu2O(s) △H = -akJ·mol-1
C(s)+1/2O2(g)=CO(g) △H = -bkJ·mol-1
Cu(s)+1/2O2(g)=CuO(s) △H = -ckJ·mol-1
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2CuO(s)+C(s)= Cu2O(s)+CO(g);△H =kJ·mol-1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H >0
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T1
0.050
0.0492
0.0486
0.0482
0.0480
0.0480

T1
0.050
0.0488
0.0484
0.0480
0.0480
0.0480

T2
0.10
0.094
0.090
0.090
0.090
0.09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实验的温度:T2<T1
B.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O2)=7×10-5 mol·L-1 min-1
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某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Al,还含有少量的铜锈[Cu2(OH)2CO3]、少量的铁锈和少量的氧化铝,用上述废金属屑制取胆矾(CuSO4·5H2O)、无水AlCl3和铁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废金属屑粉末中加入试剂A,生成气体1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溶液2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气体2的成分是
(3)溶液2转化为固体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固体2制取CuSO4溶液有多种。 如在固体2中加入稀H2SO4后,通入O2并加热,使固体2全部溶解得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溶液1转化为溶液4的一系列过程,不能简化为“向溶液1中+加试剂C→溶液4”,理由是
(6)直接加热AlCl3·6H2O不能得到无水AlCl3。SOCl2为无色液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Cl和一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制取无水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右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不考虑活塞的磨擦)
已知: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
①此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多少L?
②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
③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值必0.01(填大于、小于、等于),其理由是
若改变干燥管中Na2O2的量,要通过调节甲容器的温度及通入的量CO2,使活塞发生从D到C,又从C到D的移动,则Na2O2的质量最小值应大于________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