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同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B步骤是观察细胞质大小及细胞壁的位置 | B.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
| C.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D.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 |
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
|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
|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
|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
下图是PCR的基本过程,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B.TaqDNA聚合酶是在B过程发挥作用的
C.该过程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PCR反应体系需要加入模板DNA、Taq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两种引物
将ada(腺苷酸脫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人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
| 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
|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
| 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
下图表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过程②与①的育种方式相比,前者能更快达到目的 |
| B.过程②可以任F1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
| D.图中的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
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1.2kb,1kb=1000对碱基),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上相应的E—F区域(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 A.大小为4.7kb | B.大小为4.9kb |
| C.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