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①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②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③鉴定还原糖,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④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⑤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观察不到完整的细胞周期图像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健那绿使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
A.①②④⑥ | B.①②④⑤⑥ | C.②④⑤⑥ | D.①④⑤⑥ |
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
B.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 |
C.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
D.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