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乙)图中,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 .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
| A.80N、100N、90N | B.80N、100N、45N |
| C.80N、80N、90N | D.0、80N、45N |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
| 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弹力,所以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 |
| C.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弹性形变的反方向 |
|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
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重力一定指向地心 |
| 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
|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
| D.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质量分布有关 |
两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gt2 | B.3gt2/8 | C.3gt2/4 | D.gt2/4 |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立即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 )
| A.1∶1 | B.1∶2 | C.1∶3 | D.1∶4 |
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s内的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v-t图还是x-t图,但已知第1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一定是v-t图 | B.该图一定是x-t图 |
| 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 D.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