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现在 ( )
①诵读古典文化 ②批判神权统治 ③鼓吹人性解放 ④倡导思想自由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 A.市场因素 | B.军事因素 |
| C.技术因素 | D.政治因素 |
20世纪70年代,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据此可知( )
| A.中日经济交往升温促进文化交流 |
| B.邦交正常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 C.经济文化交流为邦交正常化创造条件 |
| 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 |
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于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
| A.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对其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
|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
|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
|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 |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
|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 |
| B.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
|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
|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
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下图所示可以用来研究( )
| 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 |
| 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 |
| 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 |
| 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