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人间喜剧》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是( )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
B.揭露社会黑暗 |
C.以资产阶级的发迹与封建贵族的没落为“中心图画” |
D.展示了金钱如何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 |
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 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
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 | 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中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 |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
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戊戌变法 | D.八国联军侵华 |
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主要是( )
A.按国际惯例尽量避免国际纠纷 | B.吏治腐败逃避管理责任 |
C.因为《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 | D.畏惧洋人不敢得罪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