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题
表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户规模(人)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1990 |
6705.61 |
6.79 |
21.24 |
3.66 |
2000 |
7438.01 |
8.76 |
41.49 |
3.23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加快 |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
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45~47题。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水流湍急落差大 |
B.高山束缚支流短 |
C.高原气候降水少 |
D.泥沙淤积河床高 |
甲地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 | B.湿热 | C.高寒 | D.林地多 |
形成丁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 B.③⑤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⑥ |
读图,完成43~44题。关于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平原地区种植业发达 |
B.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老龄化问题突出 |
C.工业发达,多现代化的大都市 |
D.战后甲工业区衰落的内在原因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B.河流①被誉为该地区的“黄金水道”,货运量居世界各河之首 |
C.河流②的水环境保护、治理需加强国际合作 |
D.河流④多峡湾,是冰川侵蚀而成 |
图中AB为一段晨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该晨线与经线圈重合 |
B.此时,地球上早一天的范围超过12个时区 |
C.此时,3/4的范围属于晚一天 |
D.东偏北方向 |
该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A点以西、D点以东是海洋,B和C之间为某一海域,AB、CD为陆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之间的海域是莫桑比克海峡
B.实际观测表明D海岸降水明显多于C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
C.A沿海盐度高于D沿海
D.D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