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题
表
|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户规模(人) |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 1990 |
6705.61 |
6.79 |
21.24 |
3.66 |
| 2000 |
7438.01 |
8.76 |
41.49 |
3.23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
|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加快 |
|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
|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
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
|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
|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0为暖锋,BO为冷锋 |
| B.A0为冷锋,BO为暖锋 |
| C.A0、BO都是暖锋 |
| D.AO、BO都是冷锋 |
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①②③④⑤⑥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中的是
| A.①② | B.③⑤ | C.②⑥ | D.①④ |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右图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 A.1000米<H<1300米 3℃<T<4.8℃ |
| B.1200米<H<1500米 3℃<T<4.8℃ |
| C.1500米<H<1800米 6℃<T<7.8℃ |
| D.1200米<H<1500米 6℃<T<7.8℃ |
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可能分别是
| A.50米、180米 | B.500米、135米 |
| C.50米、90米 | D.500米、90米 |
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
|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
|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
|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
读下图 “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受A风带和B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
|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
| C.南亚盛行东北风 |
|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游客出发前观察图甲,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
| A.多数从西流向东 | B.从四周流向中部 |
| C.多数从南流向北 | D.从中部流向四周 |
游客从M走到N,其所经地区地势起伏与图乙所示剖面线对应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更详细地反映台北市的地形概况,若将图幅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原图比例尺为1:5000 00,则新绘制的地图比例尺为
| A.1:2000000 | B.1:1000000 |
| C.1:250000 | D.1:125000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③在④的方位是
| A.东南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北 |
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
| B.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
| 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 D.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图乙中四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与图甲中①地相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