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军首领。“群凶”指董卓等军阀。
B.“初期……”两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灭掉董卓。
C.“军合……”两句是说诸军在讨伐中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
D.“白骨……”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千里无鸡鸣”表明连鸡都害怕战争。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
C.本诗以叙事为主,叙事、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
D.本诗前半部分写原因,后半部分写结果,思路贯通,层次清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昼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这首词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好,你赞成哪种看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苏诗写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
(2)前人韦诗后两句与苏诗后两句相比,认为苏诗胜于韦诗,理由是“气势过之”。你同意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安秋夜
李德裕
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注: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为政六年,有重大政治建树。
(1)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其中第一句中的“传”和“问”二字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①这首诗第二句写出了绣女怎样的动作情态?
②后两句主要表现了什么?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