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
|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
|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
|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
政府职能的发挥,并不是无限制的,正当的职能发挥,能够使国家稳固,社会发展。过度的职权扩大乃至极权,则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下列哪一变化符合这一说法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
| B.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体制 |
| C.胡佛自由放任到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 |
| D.斯大林体制确立到二战后的苏联三次改革 |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属于这种反思的包括
①空想社会主义②马克思主义③三民主义④欧洲启蒙思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这表明当时北美殖民地
| A.承认英国国王为美国联邦的国家元首 |
| B.北方为了打败南方赢得内战而向英国寻求支持 |
| 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
| D.颁布宪法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第一届 |
第二届 |
第三届 |
第四届 |
第五届 |
第六届 |
第七届 |
…… |
| 1954年 |
1959年 |
1964年 |
1975年 |
1978年 |
1983年 |
1988年 |
…… |
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
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参加亚非会议 |
|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D.改善中美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