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R=5Ω
电压/V
1.0
2.0
3.0
电流/A
0.2
0.4
0.6

表二

U=3V
电阻/Ω
5
10
15
电流/A
0.6
0.3
0.2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由表一可得:                                       
由表二可得: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⑴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⑵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⑶由表中第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⑷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J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⑴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⑵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⑴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⑵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5°
45°
3
60°
60°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⑶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雨天乘车时,小华发现小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小华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它的工作电路中安装有“雨水检测金属网”装置。小华想,该装置究竟在刮水器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于是他自制了如图-1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模拟电路进行探究。

(1)小华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表明雨水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小华通过观察电路中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
(2)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数据:

检测网浸入雨水中部分
未浸入
1/3浸入
2/3浸入
全部浸入
电流表的示数/A
________
0.16
0.20
0.32

①结合上述实验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__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
(3)小华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转动,无法实现车窗的清洗。请你在不拆卸原电路的基础上,在该电路中加装一个电路元件,以解决此问题。
加装的元件是:_____________
简述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1)小丽用重为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_____是正确的。可得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___.实验中,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方向________。

(2)下表是小丽验证猜想二时收集的实验数据:

液体种类
物体A在液体中的状态]
弹簧测力计的求数/N
物体A受到的浮力/N
酒精
浸没
1.4
1.8
盐水
浸没
0.8
2.4

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和图-1实验中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的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

(3)为验证猜想三,小丽选用了与物体A密度不同的物体B进行实验,她将物体B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图示O位置时,发现棉线松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如图-2所示。取出物体B的,小丽又将物体A缓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____________(选填“O点之上”、“O点”或“O点之下”)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相同,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