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种动物细胞及某一生理过程的示意图,研究表明,在用3H标记的精氨酸培养该细胞时,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2、3、4、5、6、7和X中。试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X表示 ,是由[ ] 合成的。若该细胞代表肠腺细胞,则物质X可能是________。
(2)图中[5]具有________的功能,图中细胞的“动力工厂”是[ ]________,从物质X排出细胞过程中细胞内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细胞内各种生物膜之间的关系,高尔基体膜的厚度和化学组成介于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B-b只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羽色为蓝色,基因B控制羽色为黄色,A与B同时存在时羽色为绿色,aabb个体显白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以上形成各种颜色的物质均为非蛋白类物质,那么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羽色的。
(2)若一只蓝色鸟与一只黄色鸟杂交,后代雄鸟均为绿色、雌鸟均为蓝色,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若2只绿羽鸟杂交,F1有白羽鸟出现,则该白羽鸟的性别为。理论上这2只绿羽鸟的后代中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鸟中黄色羽所占的比例为。让F1中全部雌雄黄羽鸟杂交,后代出现黄羽和白羽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A)和无色(a)、淀粉质(B)和蜡质(b)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结节会随A基因同时转移,片段会随b基因同时转移)。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乙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
(2)图乙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若图乙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无色蜡质个体的基因型是,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父本/母本)的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ab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和______分别作为A和b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请根据DNA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a、b、c表示相应物质,①、②表示相应过程, [ ]内填写图中相应物质的标号):
(1)图中①所示的过程称为,②过程的直接模板是[ ] 。
(2)a表示_____分子,其功能主要是携带进入核糖体,进而合成蛋白质。
Ⅱ.碱基类似物是一种化学诱变剂,与正常碱基结构相似,在DNA复制过程中,取代正常碱基渗入DNA分子。5 - BU(酮式)是胸腺嘧啶碱基类似物,与A配对.5-BU(酮式)在和A配对后转变成的互变异构体(烯醇式)能与G配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含有一个A-T碱基对的DNA片段,在第一次复制时加入5-BU(酮式)结构,则第一次复制产生的异常DNA比例是。以上过程中DNA的分子结构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
(2)某DNA的一条链上的某片段只含有一个碱基A,其碱基排列顺序为-CACCGGGGG-,反应体系内有5-BU(酮式),若该DNA进行若干次复制后,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后翻译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是丙氨酸—丙氨酸一脯氨酸,这至少经过次复制才出现此现象?合成此多肽的模板DNA的该位点能否再突变成A-T碱基对?,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部分密码子如下:GGG为甘氨酸;GCG、GCC为丙氨酸;GUG为缬氨酸;CCC为脯氨酸)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共计40分
41.图1是某雌性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填标号)时期。
(2)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段(用标号和 ~ 符号填),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
(4)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__次,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