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会打算开展“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活动,决定先在同学中进行诚信状况调查,若你是这次活动的组长,为了更好地给这次活动提供依据,请完成下面题目:
(1)请拟定调查报告的标题:
(2)请你简要说明这次调查的目的。
(3)就调查的程序问题,你的组员提出了以下建议,请你按正常的活动顺序将上述活动建议排列顺序。①与部分老师和同学座谈②设计调查方案 ③向学校提出具体建议 ④整理交流、分析资料
微博探讨
以下内容是摘抄自七年级中学生小雅的微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她排疑解难。
(1)微博一:在小学时我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但现在却学得一塌糊涂。以前可以学得好为什么现在就学不好了呢?
请你告诉她该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2)微博二:学校要求我们每天穿毫无个性的校服,青春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个性飞扬呢?
你认为真正的个性是:
(3)微博三:我不就跟前桌的男生多问了几次问题吗?就被全班同学传说成我对他“有意思”,真是郁闷!难道以后都不能问男生问题,不能跟男生讲话了?
你的建议是:
(4)微博四:今天又被老妈唠叨了,论学习我比不上隔壁的小菲,论特长,原来学画画比我迟的表妹都拿了个全国一等奖回来了,我还什么奖都没拿到。唉,难道我真的一无是处吗?
正确认识自己,你的建议是:
在某校的宣传栏里,有以下内容,请你参与探究。
2104年1月14日,2013年度中国正义人物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活动是由正义网发起,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和重点网站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公益活动, 这一活动从200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五届。
(1)【意义探究】说说正义网举办“年度正义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
有这样一把尺子,它没有完全精准的刻度,却能清晰地丈量出社会的公正与良知。每个人心中都有把衡量公平正义的标尺,而刚刚当选2013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的十位个人,用行动标注着公平正义之尺的刻度。
(2)【是非分明】在你心中,衡量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尺子是什么?
(3)【分享故事】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正义人物?请选取一人一事和大家分享。(不得和宣传栏中内容相同,3分)
(4)【贵在行动】在实际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向这些正义人物学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6分)
【关键词之世界眼中的中国】
材料一:2014年4月21日,央视播出习近平访问欧洲特别报道节目——《一桥飞架中欧》,详细讲述了习近平的欧洲之行。习主席访欧所受到的礼遇是空前的,荷兰、比利时皇家空军战机护航;德国总统、总理双重名义邀请;很“宅”的德国“第一先生”罕见出席晚宴;巴黎荣军院广场的阅兵仪式;法国博古斯厨师学院名厨准备的丰盛晚宴;默克尔亲赠的“中国强盛图”……签订的多个领域的多项协议也是空前的。
材料二:每年“两会”,议定发展大计,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是一件盛事。201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外记者云集报道,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1)中国魄力聚焦了世界目光说明了什么?
【关键词之党的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毋庸置疑是2014年中国政治生态关键词。开始于2013年下半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与好风。习总书记顶风踏雪前往太行山深处访贫问苦,李克强总理到广西、甘肃调研,深入社区、企业了解社情民意,用实际行动给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亲民、务实的榜样。经过半年持之以恒的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14年3月7日,宁津县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在全县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2)我国自上而下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关键词之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电视公益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办以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推动形成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成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每一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以他们的人格力量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向人们传达着启迪和温暖的正能量。
(3)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谈一谈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做好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关心社会,探究实践。
材料一: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黄渤的一首《我的要求不算高》,唱出了一个普通公民的中国梦:,八十平米的小窝……孩子能顺利上大学……每天上下班很畅通……天天去户外做运动,看蔚蓝的天空①。养老生病不差钱,有政府来买单。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它很小也很普通,……
食品安全吃得放心,社会相对很公平……为了我的中国梦,我必须要有行动。
材料二:作为大气污染的重灾区,河北省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在污染的空气中,成了北京、天津这些周边省市不折不扣的“坏邻居”。钢铁产业是河北的“看家产业”和“吃饭产业”。正是云集了众多“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的钢铁产业,使得河北喘不过气来。河北工业“用全国1/12的能源消耗,仅创造了全国1/20的 GDP、1/34的财政收入②。”
(1)“普通公民的中国梦”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发展现状?
(2)结合材料二,分析河北成为京津省市“坏邻居”的原因。
(3)为了改变句②中的现状,实现句①中的梦想,谈谈作为河北省的一员,你对自己未来的行为有怎样的具体规划。
观察世界,分析说明。
材料一:观察下面图片
材料二:21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关系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即中国与世界开始融为一体,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中国作为国际社会深刻变革的驱动力之一,历史性的从世界体系的边缘走向世界中心。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
(2)我国“从世界体系的边缘走向世界中心”说明了什么?
(3)纵观中国的发展,发生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