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铄、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 B.顽固派势单力孤 |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 D.民族危机曰益加深 |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
A.经济的现代化, | B.器物的现代化 |
C.制度的现代化 | D.精神的现代化 |
1912年《申报》载、:“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之原理。”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B.民主共和的意识淡薄 |
C.对共和政体的肯定 | D.对共和政体的否定 |
最早在法律上赋予了中国人公民地位的文件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华民国约法》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为了应对国内外危机,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0年清政府设立了“资政院”。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清政府已决心进行彻底革新 |
B.清政府逆人民意愿而强化专制 |
C.近代政治民主化已影响中国 |
D.清政府决心实行君主立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