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进行了探究,最终确认废液中的溶质为CaCl 2和HCl。已知CaCl 2溶液呈中性。某同学取了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Na 2CO 3溶液,以下坐标图是他对烧杯中物质变化情况的分析图,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
|
B. |
|
C. |
|
D. |
|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
①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②CO、甲烷、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③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④工业炼铁中焦炭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⑤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C6H8O6)都属于有机物
A.1个B.2个C.3个D.4个
对知识的归纳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分类 |
B.物质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
混合物:医用酒精、空气、冰水混合物 碱:火碱、纯碱、氨水 合成材料:合金、塑料、腈纶 |
KCl(KClO3):加入MnO2,加热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 ZnCl2溶液(FeCl2):加入过量Mg粉,过滤 |
C.安全知识 |
D.物质鉴别 |
点燃H2、CO、CH4前必须验纯 逃离森林火灾现场不能顺风跑 煤矿井内要通风并严禁烟火 |
黄金与“假黄金”(黄铜):看外观 NaOH和NH4NO3:加水溶解,观察温度的变化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
A.AB.BC.CD.D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是60
B.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甲>乙>丙
C.将t3℃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时1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可析出20g固体(不含结晶水)
我们常说“酒越陈越香”,酒在存放过程中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其化学式为C4H8O2,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闻到酒的“香味”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C.乙酸乙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乙酸乙酯中氢元素含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