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Fe2(SO4)3、CuCl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滤、干燥、称重,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SO42-)与c(Cl-)之比是 ( )
A.3︰2 | B.1︰7 | C.2︰7 | D.1︰14 |
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要插入液面以下的有
①制备Fe(OH)2时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石油分馏时所用温度计;④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温度计:⑤制备乙酸乙酯时,冷凝蒸气的导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pH = 6的纯水,含10![]() ![]() |
B.VL a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NA,则Cl![]() |
C.标准状况下,22.4 LNO和11.2 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A |
D.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NA |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 B.铝热法冶炼金属钒 |
C.用石灰石、纯碱、二氧化硅制玻璃 |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 B.乙>丁>甲>丙 |
C.丁>乙>丙=甲 | D.丁>丙>乙>甲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
B.常温时偏铝酸钠溶液pH>7:AlO2-+2H2O=Al(OH)3↓+OH- |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溶液与溴水等体积混合: 2Fe2++2I-+2Br2=2Fe3++I2+4Br- |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至中性: |
2H++SO42-+Ba2++2OH-=B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