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作质点 |
C.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
D.质点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无任何实际意义 |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θ1代表入射角,则( )
A.当θ1>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
B.无论入射角θ1是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 |
C.当入射角θ1=45°时,折射角θ2=30° |
D.当入射角θ1=60°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 |
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高锟荣获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高度评价了高锟的贡献,评委会指出:高锟1966年发现如何通过光学玻璃纤维远距离传输光信号的工作,成为今日电话和高速互联网等现代通信网络运行的基石.下列关于“光纤”及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
B.光纤通信、全息照相、数码相机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
C.实用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
D.当今社会,在信号的传输领域中,光纤电缆(“光缆”)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铜质“电缆”,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是互联网的骨架,并已联接到普通社区 |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一层直径为10 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应是( )
A.15° | B.30° |
C.45° | D.60° |
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α为( )
A.30° | B.45° |
C.60° | D.75° |
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
B.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
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