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元素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符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在第2列 |
B.第2~12列元素全为金属,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
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 |
D.115号元素在第13列,为金属元素 |
在A2+3B2 = 2C的反应中,经过t秒钟后,C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期间,反应速率V(B2)=0.45mol/(L·S),则t值为
A.1秒 | B.1.5秒 | C.2秒 | D.2.5秒 |
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mol氢气和1mol氧气 ②2mol硫化氢和1mol二氧化硫
③2mol一氧化氮和1mol氧气 ④2mol氨和lmol氯化氢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④>②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K+、Na+、SO42–、HCO3- |
B.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Al3+、K+、NO![]() |
C.在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H![]() |
D.在c( H+)/c(OH-)=10-12的溶液中:K+、Na+、ClO-、NO![]() |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钠![]() |
B.氨气![]() |
C.氯化钙![]() |
D.硫化钠![]() |
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① = 0.3mol·L-1·min-1 ②
= 0.9 mol·L-1·min-1
③= 0.015 mol·L-1·s-1④
= 2.25 mol·L-1·min-1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