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
|
|
|
|
||||||||||||||||||||
|
|
|
|
② |
③ |
④ |
⑤ |
|
|
|||||||||||||||
⑥ |
|
|
|
|
|
|
|
|
|
|
|
⑦ |
⑧ |
|
⑨ |
⑩ |
11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14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在上表所列出的短周期元素中(填具体物质化学式)
①性质 最不活泼的是 ;
②原子半径最小的是(除稀有气体元素) _ 。简单阴离子半径最大的是 。
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
⑤在⑤⑩15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⑥可作半导体的是 (填表中编号)
(2)用电子式表示②与④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__。
(3)⑨与12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 。
(4)1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元素③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为 。
(5)________(填化学式)的单质既可以和盐酸又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___ _(填表中编号)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7)设②的原子序数为Z,则14的原子序数为 (用Z表示)。
考查知识点:根据元素周期表,①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对应粒子还原性及半径的大小;②判断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③化学键 ④位置确定序数;⑤位置推测用途
取一支洁净试管,向试管中加入0.1mol·L-1AgNO3溶液2 mL,再向硝酸银溶液
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反应足够长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再向该试管中滴加
0.1 mol·L-1KI溶液。回答有关上述实验的下列问题:
(1)可判断硝酸银溶液和铜的反应(正向反应)已确实发生的现象是。
(2)可判断硝酸银溶液和铜的反应的逆反应也同时发生的现象是。
(3)实验中若将KI溶液换成KCl溶液,则可能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______
下列各物质:①O2、O3②H2、D2、T2③12C、14C
④⑤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下同);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是同一种分子的是
在2
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
,
体系中,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
) |
0 |
1 |
2 |
3 |
4 |
5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用
表示从0~2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2)右图中表示
浓度的变化的曲线是。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逆
=2
正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除
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常温下电解200 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Ⅰ、Ⅱ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进行下列计算:
(1)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t2时所得溶液的pH。
(3)电解至t3时,消耗水的质量。
(1)已知常温时32g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akg,写出甲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以甲烷为燃料和KOH溶液为电解质制成燃料电池。
其电池负极反应式是:;
其电池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