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①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根据①②选段,概括孔子的义利观。
答:结合③选段,简析孟子反对“后义而先利”的原因,并谈谈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答: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⑴孔子认为“身正”的人从政不难,因为自己“身正”,就可以“”,就能够达到“” (摘录文中的短语回答)的效果,体现了孔子
的政治思想。
⑵孔子又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请你结合以上两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仰之弥高()②求也退,故进之()
③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简答题:(100字左右)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是如何体现张飞的“不战之威”?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①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①孙:同“逊”。
(1)根据上面三个选段内容,简要概括儒家君子观的内涵。
(2)联系实际,谈谈儒家君子观的现实意义。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相关情节。
(2)卡西莫多把爱斯美拉达救出来后,藏在巴黎圣母院里。请简述刚开始时,卡西莫多与爱斯美拉达相处的有关情节。
答第( )题: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题。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原则。
2.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