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震、旱灾、涝灾……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B.中华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
C.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D.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指出:“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雾,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在诞生之日起便进入了消失的过程。”这段话说明
①事物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②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存在的理由
③相对和暂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④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讲话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技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办。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要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二是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中国平台。这两个平台的搭建

A.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B.促进了各民族文化融合,重塑了互联网文化秩序
C.延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D.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特点,保障了各民族文化权益

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可见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
③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④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