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

(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             ,其中             比重最大。
(2)下列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最少的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难利用土地

(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用地将会不断增加,耕地将会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大会在印度举行,我国领导人就国际形势、经济、金融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中国、俄罗斯、南非和巴西四国领导人均坐飞机到新德里出席本次会议。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是________。
(2)俄罗斯地跨________两洲。读表“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地位”可知,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___(选填“重工业”或“轻工业”)发达。
(3)印度黄麻产量世界第一。麻纺织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可降低生产成本。图中印度的四个城市,具有发展麻纺织工业优势的是___________。
(4)南非经济发达,这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____为主的经济有所不同。
(5)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的会呼吁巴西保护亚马孙平原上的__________植被。2011年南非全球气候大会旨在防止因_________(选填“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恶化。

(8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2图甲、图乙、图丙

观察探究: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归纳总结:略。
拓展应用:
(4)暑假期间,家住乌鲁木齐的买买提要去青岛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作何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与其气候类型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是地中海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是热带雨林气候
D.④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关于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B.②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
C.③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
D.④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3)说出从广东运蔬菜进京可选择的铁路干线。(两条即可 2分)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填注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山脉),b是(山脉)
(2)位于a两侧的地形区d是;f是,位于b两侧的地形区c是
(3)e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采取的根治措施是
(4)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我国正在修建工程,此工程主要是将
流域的水调往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的东线充分利用了图中的g河作为输水通道,g河也是2008年中国雪灾期间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g
(5)试简述北方地区农业和人民生活的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