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B.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定是相同的 |
C.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
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下列对有关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也都是杂合子 |
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杂合子 |
C.有耳垂的双亲生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
D.鉴定某动物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 |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性别
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D.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
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 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