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评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应消灭”只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改进和补充”指采取国家干预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76年8月21日,一群安静的中国少年来到世博会场,鱼贯行走在各个展馆中,“装束若西人,而外罩短褂,仍近华式。举止有外洋风派。”一位名叫李圭的中国海关随员恰在费城参与办博,他详细记述了这些男孩的世博参观历程。在日后风行中国的《环游地球新录》中,李圭写道:“因择其年较长者,询以此会究有益否?则云:集大地之物,任人观览,增长识见。其新器善法,可仿而行之。又能联合各国友谊,益处甚大。”可见,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意义有
①增长见识②学习技术③加强增进友谊④抵抗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
C.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重新焕发生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