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
| C.水解DNA | D.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
|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
|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伸缩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
|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
|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
|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某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不能被该蛋白酶降解 |
|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
|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
|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
某一蛋白质由4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及氨基酸数分别是
| A.105个、105个、105个 | B.110个、110个、110个 |
| C.4个、4个、113个 | D.1个、1个、11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