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中央召开了新疆经济会议。未来中央将重点支持新疆发展优势产业、开发利用能源,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由此拉开了新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新一轮开发热潮中,很多企业都有到新疆寻找商机的欲望,但又对新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有所顾虑,请你利用上图对新疆的位置和交通优势进行总结。
位置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引导外商合理投资,使区域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需对新疆部分资源和目前部分产业进行评价。下面是相关的评价表,请你在右侧评价栏中打“√”,填出你的评价结果。
资源种类 |
评价结果 |
||
贫乏 |
一般 |
丰富 |
|
水和森林 |
|
|
|
太阳能和风能 |
|
|
|
石油和天然气 |
|
|
|
产业类型 |
评价结果 |
|
一般产业 |
优势产业 |
|
钢铁、有色金属的 开采和冶炼工业 |
|
|
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业 |
|
|
畜牧业 |
|
|
瓜果和棉花种植业 |
|
|
(3)为了保护区域环境,在开发过程中,新疆还出台了很多限制措施。为了取得外商的谅解,请你根据新疆的环境特点,填表说明下列实施两条限制措施的原因。
限制措施 |
原因说明 |
在绿洲的边缘严禁砍伐树木 |
|
工程建设结束后,必须对破坏的地表整理复原 |
|
读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为____________岛屿,B为____________洋,C为____________油田,D为____________河。
(2)日本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该国________________ 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
(3)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是仍有一些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下列四种农产品需要进口的是_______________。①小麦②棉花③天然橡胶 ④玉米
(4)有关日、俄、美三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都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
B.三国都位于北半球 |
C.三国都矿产资源丰富 |
D.三国都是世界工业大国 |
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写出其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
(2)甲所在的半岛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半岛河流和地形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所在国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该国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种),下图反映了该国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的北部地震频发,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震中位置:28°12′N,84°42′E),此次地震给首都加德满都(27°42′N,85°20′E)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材料二:“南亚局部地区政区图”、“板块分布示意图”
(1)如图丙甲、乙两地是尼泊尔首都加徳满都和此次地震震中的位置,其中表示震中的是 地,震中距加徳满都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km。
(2)南亚北部地区地震频发,其主要原因是 .
(3)南亚既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
(4)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受 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粮食产量不稳,该国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 产业发展迅速.
图甲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9 分)
(1)A 地的纬度是 ,经度是 。
(2)从东、西半球看,B 地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C 地位于 纬度地区。
(3)A 地位于B 地的 方向。一天中,A、B 两地更早迎来日出的是 地。
(4)当太阳直射C 地时,地球公转至图10 中的 处。此日北半球的节气是 ,三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B地区所在的地形区,可以判断该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2)图中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
(3)根据图中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可以发现黄河与长江比较,年径流量大的河流是 ,冬季可能会出现断流现象的河流是 。
(4)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某地最可能是A、B、C、D四地中的 地。
(5)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判断,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山地向平原递减
C.从东向西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请分析辽中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优良条件。(至少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