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班氏(或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
一般在幼苗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 B.赤霉素 | C.乙烯 | D.细胞分裂素 |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合成糖蛋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 |
B.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
C.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细胞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 |
D.高尔基体在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可以执行不同的功能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H1N1侵入机体后,仅有少数H1N1刺激T细胞就可以形成浆细胞 |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H1N1入侵的靶细胞 |
C.患者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H1N1病毒 |
D.被H1N1感染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H1N1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