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展现的是1848年1月29日,法国政府勒令恩格斯在3个小时内离开巴黎,在3天内离开法国的情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生涯中,多次被反动政府驱逐,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已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马克思、恩格斯是公认的革命领袖
③欧洲的政治空气较为反动
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恐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
福建莆田 |
直隶宝坻 |
湖北川汗 |
||||
康熙十五年(1676) |
192丁 |
0丁 |
|||||
康熙二十五年(1686) |
88丁 |
22丁 |
24丁 |
||||
康熙三十年(1691) |
58丁 |
10丁 |
14丁
|
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 |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中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平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
C.收复雅克萨之时 | D.收复台湾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