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变化规律,ⅥA族元素不可能有的性质是( )
A.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 B.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增大 |
C.从上到下单质熔沸点升高 | D.该族元素都有的化合价为+6、-2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C.丁溶液含有Mg2+D丙溶液含有Cl-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 ![]()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 + H2O= 2Na+ + 2OH- + O2↑ |
C.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
C.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
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中 NO3-、I-、Na+、Ba2+ |
B.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
C.1.0 mol·L-1的KNO3溶液: H+、Fe2+、Cl-、SO42- |
D.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B.1mol K与足量O2反应,生成K2O、K2O2、和KO2的混合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C.常温常压下,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D.标准状况下,1molCO2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