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与D2O分子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褐色液体时,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C.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D.在含Fe2O3、FeO、SiO2、Al2O3的矿石中,制备Fe2O3方法:可先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再将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B.丙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C.将饱和Na2CO3溶液加入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利用葡萄糖能跟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物质,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在25°C下,将,amol·L-1的醋酸(HAc)与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a+)=c(Ac-)。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
B.反应后混合液的导电性一定弱于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C.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Ac-)>c(OH-)= c(H+
D.a肯定大于0.01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分别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
830℃,此时测得为0.4 mol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K+、Na+、HCO-3、Ca2+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4×6.02×1023 个氢原子
C.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至没颜色,蘸取碳酸钾固体,再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进行钾的焰色反应
D.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水冲稀,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