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时在绕地球运行中,进行了四次变轨,其中有一次变轨是提高近地点的高度,使之从距地200km,上升到距地600km,这样既提高了飞船飞行高度,又减缓飞船经过近地点的速度,增长测控时间,关于这次变轨,说法正确的是( )
A.变轨后探测器在远地点的加速度变大 |
B.应在近地点向运动后方喷气 |
C.应在远地点向运动后方喷气 |
D.变轨后探测器的周期将变小 |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 B.1∶23∶33,1∶22∶32 |
C.1∶2∶3,1∶1∶1 | D.1∶3∶5,1∶2∶3 |
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
2011年1月1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进行了首次升空飞行测试,13时11分左右成功着陆。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 B.![]() |
C.2vt | D.不能确定 |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线得出如下几个判定,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
C.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
D.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