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县地处内陆,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本地经济,县政府多次组织大批干部和群众学习经济理论,并到周边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参观考察,逐渐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和传统的“等、靠、要”的思想,确立了“主攻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的新思路。对发展经济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允许看,不争论,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提倡大胆试,要敢为天下先。兴办了全县史上第一个外资企业,对县里唯一的中型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造,对一些长期亏损、产品又无市场的小型国有企业或实行停产,或出售。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实行联合、兼并。依据县情,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输业。该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该县在发展经济中是如何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9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同时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组。之后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份,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并下发征求意见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2009年8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在党内广泛征求意见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各地区各部门、党内老同志和党员干部对决定征求意见稿深入研究,共提出意见和建议1767条。起草组对征求意见稿共作320多处修改,覆盖671条意见和建议,涉及117个单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凝聚了全党的共识。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欧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同时,这些辉煌的文化也使得欧洲一些大国抱有欧洲中心主义和文明优越感的心态,再加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和宣传,使部分欧洲民众对中国抱有一些偏见和误解,这给中欧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增强中欧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了题为《合作包容共创未来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的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部署,实施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但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战胜重重困难,付出艰苦努力,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最后,李副总理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人类总是在反思过去中寻求进步,在应对挑战中实现发展。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人们对发展理念、经济模式、治理结构、全球性挑战等问题,都需要重新认识、认真思考,以谋划好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之路。当今时代,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需要进一步共担责任、精诚合作,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形成舍力、实现互惠,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求同存异、实现共赢。
(1)分析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运用国际关系的知识,对李克强副总理的讲话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2009年我国GDP(亿元)及人均GDP情况(元)

年份
1978
1980
1992
2001
2006
2008
2009
GDP
3645
4571.8
26937
95933
209407
300670
335353
人均GDP
381
463
2311
8622
16165
22640
24840

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回顾我国建国六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六十年来,我们克服了各种挫折和困难,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定信念,终于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由一个贫弱落后的国家逐步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迈进。人们群众由当初的温饱不足到基本实现小康,现在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迈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综合国力,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3)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材料二:2009年9月14日,中国商务部提出要与美国在世贸组织(WTO)框架下就轮胎特保争端展开磋商。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中美双方将就该问题展开为期60天的磋商。如果磋商无法解决争端,中方有权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就争端展开调查并进行裁决。
(1)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中国的轮胎企业应如何应对“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提几点建议(至少提3点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