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大选中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非裔美国人。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巴马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
B.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拥有立法权 |
C.奥巴马总统是由美国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
D.奥巴马总统可行使行政权且受到制约 |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
A.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 B.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
C.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D.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 |
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后,清政府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材料一定程度说明清政府()
A.继续坚持腐朽卖国立场 | B.对列强条约要求全面回绝 |
C.外交已与国际社会接轨 | D.具有摆脱条约约束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