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 )
A.变革思想观念 |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 |
C.改革教育制度 |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1915 年北洋政府制定的《民律亲属编草案》规定:夫妻不和谐,两愿离婚的,应准子离婚;受虐待、受重大侮辱、遭恶意遗弃或发现对方重婚者.都可提出离婚。这些规定()
A.反映了北洋政府大力倡导婚姻自主 |
B.使传统婚姻制度的变革有了法律保障 |
C.说明了北洋政府重女轻男意识严重 |
D.有利于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逐步实现 |
《软尘私议》描述鸦片战后的中国社会:“和议之后,都们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该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
B.“天朝上国”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
C.晚清政府仍厉行思想禁锢政策 |
D.鸦片战争冲击了国人的旧思想 |
文物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是鲜活的历史。下图左为西周晚期铸造的毛公鼎,右为鼎内的铭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关于器物上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目前最为古老的文字 | B.体现了秦朝以前文字历史 |
C.该字体圆转浑厚,字形丰富 | D.是研究古文字重要史料 |
董仲舒是博士,专治名为公羊高的《春秋》之学。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这部经典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出来。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道之具是仁、义、礼和乐。这主要强调()
A.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核心思想 | B.西汉时期的儒学风格多样化 |
C.儒家学说为汉武帝时期所推崇 | D.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杂糅性 |
据史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车邦佑在对京城内外勋戚店舍的调查报告中写道:“内惟郭勋事迹为多,余则吴国公张溶,广安伯张镧,皇亲指挥钱维恒、夏勋、方士段朝用等”,其店舍有几千余区。该记载表明当时()
A.北京城市商业最为繁华 | B.官员经商的现象并未少见 |
C.朝廷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 D.官商勾结已危及商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