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账”,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8分)
最近,关于幸福的报道成为热点,央视关于“你幸福吗”的调查,收获的答案多种多样。全国近20个省、市、区把“幸福”作为施政要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这意味着,社会发展不再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而是切实回归民生层面,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关注人民的感受,幸福、尊严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有网友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感觉好,就幸福”。理由是:幸福与金钱没有太大关系,有钱不一定就有幸福;没钱也不一定不幸福;通向幸福之门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充实。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评析该网友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性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辨析: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省2015年高考“最牛班”,44个学生参加高考,9人被保送清华北大,25人通过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剩下的10名学生全部分数超过600分,加上其他国内名校自主招生的加分,全部能进名校。
该班班主任说,对待这些本身就比较优秀,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宽容,“在这个班,不宽容的老师谈不上成功。”
(一)辩论交锋是课堂常态 学生敢于质疑老师
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有一次在讲一篇文言文课文的时候,她把应该读一声的“胜”字念成了现代发音的四声,学生们立刻找了各种资料来提醒她。
这个班的所有老师对学生们都非常宽容。“不宽容没办法,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前提下,必须要宽容,一个老师如果不能让学生能够多维度的思考,老师就是失败的。”盛玲说。
(二)校长每周做人文讲座 内容不见得课本里都有
W班有一项长达两年的“优待”:由校长每周给他们做一次人文讲座,讲的基本还都是课文外的知识。
“这些内容都不是历史课本里有的,也许很多家长会认为这些对高考没有帮助,但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这对他们的眼界和思想都有帮助。”在听完校长的这次讲座后,班主任很有感慨,也更深地感受到从校长办学思想到学校办学理念方面的独特。
校长说,不论每一个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就是当一名普通的工人,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能实现自我。我校的培养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等,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将让学生们受用终生。
有人从“2015年高考最牛班”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辨析:国家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不利于搞活企业,但会提高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