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
下图是某市近地面某日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造成图中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人口集中②郊区工业发达
③市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图中的气温分布差异会导致
A.市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 |
B.市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 |
C.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 |
D.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 |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下图,回答第23题。
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 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
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 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21~22题。甲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 B.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
在下面两图中,甲图表示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19~20题。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的时间为
A.6时—18时 | B.18时—次日6时 | C.8时—16时 | D.16时—次日8时 |
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原因是
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 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
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 | 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 |
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 | 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