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图,已知a > b,回答题
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
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 A.岩石圈 | B.地壳 | C.地幔 | D.地核 |
图中()
|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
|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
该区域()
| A.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 B.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 C.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 | D.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 |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第3~4题。

该国处于上图中的()
| A.阶段甲 | B.阶段乙 | C.阶段丙 | D.阶段丁 |
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
|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
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1~2题。
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
|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 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
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昼变长夜变短 | B.降水量的增多 |
| C.沙尘暴次数少 | D.海拔高度影响 |
2010年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历时6个月,将于10月31日闭幕。读上海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分别是哪两条铁路?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请你评价上海作为航运中心的自然条件。
(2)上海中心城区的布局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布局形式会带来哪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家的地形特点
(2)结合地形和气候总结该国家的河流特征
(3)该国家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4)请你分析该国家首都的区位条件
(5)该国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请你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