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为的小球在距地面高为
处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则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小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为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
(2)①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阻值时,选择倍率为欧姆挡,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测量,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
②下列关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
B.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
C.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
D.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仍能调零,其测量结果与原来相比不变。 |
③用多用电表探测二极管的极性,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端,红表笔接
端时,指针偏转角较大,然后黑、红表笔反接指针偏转角较小,说明 (填“
”或“
”)端是二极管正极。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6组砝码的质量和对应的弹簧长度
,画出
一
图线,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
①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考虑砝码盘的质量相比,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6分)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粗略测定铁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有的器材:长木板、小铁块、米尺和刻度尺.他们同时从实验室借来一个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设计了如下实验:
a.用米尺测量长木板总长度,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然后将长木板靠在竖直墙壁固定(如图),并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地面的高度
和长木板底端A与墙角C之间的距离
;
b.将小铁块连上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得到的纸带如下图, A、B、C、D、E是纸带上连续的5个点。
现用刻度尺直接测出AC、CE的距离分别为:、
;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重力加速度为
.由此可求得铁块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用
、
和测得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按打点先后依次在纸带上选择了标为0~5的6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图中只0、2、4点位置可读数),由此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m/s2(取向右为正方向),打记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m/s。(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
(2)某同学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0=cm,劲度系数
k=N/m
(1)如左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三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做出的a-F图线应如右上图中图线1所示,有同学根据实验作出图线如右上图中的图线2所示,其实验过程中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根据实验作出的图线如右上图中的图线3所示,其实验过程中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分) 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_____mm,用分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