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水槽
(2)选用A或B装置都能制备某种气体,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若选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发生装置应与_______导管相连;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得干燥的氢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F、C
(填编号),若选用C装置来制备该气体,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含CO和CO2的废气,经过讨论认为废气中的CO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CO2,并收集一瓶CO,准备进行后续探究。你认为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瓶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浓溶液);
工业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制烧碱。对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化学小组同学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滤液中只含氢氧化钠
假设二: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假设三: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假设四:滤液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已知:Na2CO3 + CaCl2= 2NaCl+CaCO3↓(白色)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液放在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钙溶液 |
若生成白色沉淀 |
碳酸钠过量 |
若无明显现象 |
恰好反应 |
试回答: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哪种假设不合理,试说明理由。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方案还不能说明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她的理由是。
(4)丙同学认为要说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还需在甲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她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5)取18.6g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的杂质是碳酸钠),加水溶解得到溶液A,取A溶液的1/10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右图)。试计算:
①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②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老师用右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中装有体积比约为3:1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B装置中盛有足量铁粉;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
(1)关闭活塞K,当将A装置中胶头滴管里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可以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是;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立即打开活塞K,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3)C装置的作用是(填字母)。
a.提供药品 b.控制气体总量 c.调节装置内的压强 d.可用来储存气体
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猜想Ⅲ:……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的主要成分,并分析猜想Ⅰ或Ⅱ哪个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通过实验分析,料泥的主要成份哪种物质___不确定。
(5分)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
【拓展探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化合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7分+4分奖励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王天然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aOH = Na2CO3+ H2O。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启示 |
|
方案1 |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
||
方案2 |
从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
【反思】方明同学认为王天然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把王天然的方案1补充完整。
(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理由】
【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