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B. |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C. | 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
D. | 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 |
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
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 B.溶液质量不变 |
C.溶剂质量减少 |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⑤②④① | C.⑤①②④ | D.③②④① |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 B.量筒 | C.托盘天平 | D.蒸发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