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8月10日,《柏林人民报》发表评论,“代表大会是有阶级觉悟并为自身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它所评论的“代表大会”是( )
A.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
B.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
C.正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
D.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一记录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本书籍中()
A.《韩非子》 | B.《诗经》 |
C.《东京梦华录》 | D.《明夷待访录》 |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雕版
D.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 B.李贽 | C.陆九渊 | D.顾炎武 |
下列不属于西汉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
B.“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
C.“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 |
D.“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人文精神 | B.天人感应 |
C.民本思想 | D.唯物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