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
新华网2008年12月15日电 15日,海峡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各地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正式启动的意义在于
①两岸直航表明两岸不再敌对,以和解取代冲突
②“三通”可增加台湾优势、重振台湾竞争力
③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
④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
C.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
某中学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 B.民国三十七年 | C.民国三十八年 | D.民国四十年 |
“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对抗 |
B.对抗—合作—再对抗 |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新变化 |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