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细胞)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④①③② | D.④①②③ |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有关这个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
B.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
C.RNA是蛋白质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最终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 |
D.DNA→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RNA→蛋白质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
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C/G+T=0.8,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T/G+C=1.25,那么甲、乙DNA分子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分别是()
A.1.25和1.25 | B.1.25和0.8 | C.0.8和0.8 | D.0.2和0.8 |
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图中仅表示出了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及其所在的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白化病基因a |
B.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
C.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
D.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
右图是一个家庭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Ⅲ3与Ⅲ4结婚,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6 | B.1/8 | C.1/12 | D.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