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些看得到的宏观现象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在学习分子运动的理论时,我们通过研究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的快慢可以知道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转换法”的是( )
A.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时,保证物体的质量一定 |
B.研究电流时,将电流比做水流 |
C.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
D.通过观察电磁铁是否吸引大头针,来判断电磁铁有无磁性 |
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
在标准气压下,1kg20℃的水吸收了3. 36×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A.80℃ | B.90℃ | C.100℃ | D.110℃ |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夏天,在阳光照射下路面的温度升高
B.冬天,用嘴对着手“呵气”,手觉得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心发热
D.凉鸡蛋浸泡在热水中变热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
B.分子问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
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 |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 B.夏天,雷雨交加 |
C.秋天,桂花飘香 | D.冬天,雪花飞舞 |